当前,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幽灵正在欧洲的上空徘徊,中国外贸企业该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并“化危为机”呢?为此我们深入中国制造的重要产业基地——福建省泉州市,独家揭秘泉州企业应对欧债危机的市场手段和成效。
“近这几个月,我们都在赶订单。目前,已完成部分对欧美国家客户的出货。”泉州市洛江区一家外贸鞋业公司生产部治理人员告知记者:“去年底,公司就已投入大笔资金购进一批品牌缝纫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打算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应对今年的生产高峰期。”
作为中国鞋服行业大的出口基地之一——泉州,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其鞋服出口欧洲不降反升,而且在单价上涨的同时,数量也大幅增加。记者深入调查采访之后发觉,有此“疗效”主要是因为泉州鞋服企业善于扑捉危机中的商机,“化危为机”。
良方一:从欧洲进口原材料
在泉州,面料、鞋服等企业生产所用部分原材料需要依靠进口。以有着很大需求的化学纤维为例,化学纤维企业由于原材料进口量较大,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将会降低。例如聚酯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的进口原材料按美元结算,由于人民币升值,聚酯工厂无形之中成本就下降了20美元/吨,这省下的美金就成了利润,“现在人民币值钱了,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货。”一位专营聚酯原材料的贸易商说。
选择从国外进口材料,泉州企业除了看重汇率变动带来的成本下降,更看重的是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欧债危机促使欧洲的一些鞋材企业不得不低价出售他们的产品,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在一双鞋的用料上,国际环保鞋材和国内一般鞋材的价格差距,目前已经不足30美分。“由于使用环保材料,更简单得到欧美客商的青睐,因此使用进口鞋材的成品鞋,在价格上可以比一般鞋多卖出近10元人民币。”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据了解,目前安踏、特步、361°等泉州鞋业的一线品牌,也越来越注重使用进口功能面料所带来的附加值。人民币升值所降低的原材料成本加上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是这些企业实现净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良方二:生产基地内迁
除了从原材料入手,泉州企业还在降低劳动力成本上动了不少心思。考虑到自身实力以及和国内产业链相配套的优势,一些企业选择了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内陆。“内陆城市在招工方面比较便利,综合成本也较沿海城市低一些。以后一些利润较低的订单,我们会放到内陆的工厂去整理生产,以保证公司效益。”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有不少泉州企业目前正积极和河南、安徽、江西等中西部地区的整理企业对接,将部分订单转移至当地生产。“许多工厂的老板以前就是我们工厂的员工,在他们学会了技术以后,我们不但支持他们回家自办工厂,同时还给予他们资金上肯定的援助,所以,现在合作起来比较顺利。”石狮一位工作装厂老板蔡先生说。
良方三:进口半成品整理后再出口
除了国内市场,不少泉州鞋服企业更是将目完投向了国外,寻求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在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一些企业开始通过前往越南市场考察、向外设厂的企业咨询等方式研究东南亚和南亚市场。他们发觉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进口一些半成品,再整理售卖出口,比起在国内自己做成本降低不少。
“我们发觉东南亚不少国家的面料工作装产业链这两年已经开始逐步完善了,半成品以及较低端类产品从源头到成品基本都能在当地生产。其中,以越南、孟加拉的面料业进展为迅速。而且,他们在原材料、人工方面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这使得他们的半成品价格比我们低很多。于是,我们就开始尝试从越南、孟加拉等地进口半成品,买回来后再进行后期整理,这样整个流程下来,成本比自行全部生产的还低一些。”蔡先生说。
良方四:升级生产设备
在采访中,记者发觉许多有远见的当地鞋服企业纷纷在应对欧债危机上未雨绸缪。在泉州,一些大的鞋服企业,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契机进行设备改造和升级,降低更新换代的成本。
“在这个时候进口这些先进设备,成本也比较低,价格也比较廉价,性价比大大提高。目前,应对危机根本的方法就是技术进步、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素养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据核算,企业在这时候引进新设备,能比以前节约10%左右的花费。更重要的是,这批设备投入使用后,产生的效率得以大大提高,其带来的效益特别可观。”福建丰泰鞋业有限公司的企业负责人说道。
记者了解到,石狮、晋江等泉州布料工作装产业聚集地的企业也纷纷购买国内外设备和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改变生产流程,推进快速流水作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经营成本,在市场拓展中更具优势。
今年上半年,在欧美市场需求萎缩、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下,泉州的鞋服企业订单并未出现特别明显的下滑。这也表明,危机中同样孕育着机会。完管欧债危机仍在继续蔓延,但泉州大多数鞋服企业都做好了充分应对的打算,他们在开源节流的同时,忙着升级各类硬件和软件设备,他们信奉的是危机来临时要积极进取,而不是坐以待毙。就像闽南人都会唱的《爱拼才会赢》那样,“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联系人:杨经理
手 机:13912652341
邮 箱:34331943@qq.com
公 司: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