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氨纶弹性布料在染整加工中的常见疵病
(1)含氨纶弹性布料在纺丝织造染整加工时总要受到肯定的张力,因而产生较大的拉伸形变,使布料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导致布料尺寸稳定性差,缩水率大,有效宽度不易操纵。
(2)含氨纶弹性布料,特别是纬弹府绸、纱卡、直贡面料及经纬双弹布料,在染整加工中极易产生皱条、卷缩与卷边。
(3)棉/氨纬弹布料丝光后弹性减少、缩水率增大,定形后达不四处理效果。
(4)棉/氨经纬双弹面料染整加工中,经向弹力经常受损,上色时易产生边中颜色差异,经向缩率较难操纵。
(5)涤/氨细旦磨毛弹性布料加工中,弹性减小,上色色花,成品手感不好,有压痕。.
(6)棉/锦氨三合一弹性布料染整加工易起皱变形,锦纶上色困难,上染率较低,上色牢度较差。
(7)棉/涤氨交错斜纹布料加工中易产生纬斜、皱条、卷边等疵病,丝光时易起皱。
(8)锦/棉氨纬弹布料加工中布边产生严峻卷缩,有效宽度不一,成品的弹性尺寸稳定性难以把握;锦纶易产生折印而影响产品集体风格。
2疵病产生缘故及防止措施
2.1氨纶的物化特征及染整加工特性。
(1)氨纶纤维弹性特好,其弹性伸长率是纺织纤维中高的,可达400%~500%;弹性归复率也高,可达95%~99%。由于弹性好,其耐疲劳性也好。
(2)氨纶属热塑性纤维,软化点为160℃,安全熨烫温度<l50℃,热定形高同意温度<190℃。氨纶的热性能决策了它染整加工的耐受温度及加工温度。
(3)氨纶属疏水性纤维,吸湿性小,吸湿主要靠硬段相中的脲结构及酰胺基,它们能和水形成氢键。但因硬段相所占比例较小,又受硬段相微晶的抑制,因此聚酯型氨纶的标准归潮率惟独0.3%,比聚酯纤维的归潮率还低。而聚醚型氨纶的归潮率稍高,约为1.3%,因为聚醚链中的氧原子也有形成氢键的能力,而且在整个氨纶大分子中所占比例较高,因而提升了归潮率。
(4)氨纶的相对密度较低,约1.20,所以整个氨纶的质地较疏松。
(5)氨纶的表面摩擦因数很大,约为0.7~1.30,是羊毛摩擦因数的5~7倍(羊毛约0.14~0.17),是聚酯纤维、锦纶等合纤的3~4倍。故纺制氨纶丝时,纺丝油剂中应使用大量的有机硅乳液,以利拉伸卷绕。
(6)氨纶不耐紫外线,经长时间日晒后易泛黄,但不会站即造成强度损失。聚醚型氨纶比聚酯型氨纶更易泛黄,氨纶受干热处理时,若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也会造成泛黄,并会造成强度与弹性的损失,这是因聚醚软段被氧化所致。大气中某些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醛类及烟气等也会造成氨纶泛黄,影响成品外观。
(7)氨纶在常温下能耐稀酸与稀碱,其耐酸性比耐碱性好得多;耐还原剂,也耐不含有效氯的氧化剂与漂白剂。可进行干洗,可选用汽油、四氯乙烯、四氯化碳、氯苯、二甲苯、丙酮、酒精等以消除有机污物;极性大的溶剂如DMF(二甲基甲酰胺)、DMA(二甲基乙酰胺)、环己酮、苯酚及其衍生物,含有效氯的化学物如退浆剂亚溴酸钠、漂白剂次氯酸钠、亚氯酸钠等,不能用于氨纶。
2.2造成疵病的本色棉布织造因素与预防措施
(1)氨纶纬弹布料在织造染整过程中,布幅会产生收缩,对中厚型纬弹布料,纬向织造缩率为3%~8%,包覆纤维的永久收缩率为5%一8%。
氨纶经弹面料在织造染整过程中长度会收缩,从图2经弹面料布长变幻,就可知道布长变幻的规律。
经弹面料织造时,本色棉布纬密的设计要根据成品布经向弹性的大小而相应改变墨印长度与匹长。
(2)氨纶弹性面料染整加工后成品有效宽度达不到规格要求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整匹布有效宽度达不到要求,二足一匹布中有效宽度不一致,特别是纬弹面料,其纬向缩率较大,有效宽度相对较难操纵。为保证有效宽度一致,必须把握好下列关键点。
1、氨纶丝的性能要稳定,并小心有效期限与贮存的温度等条件。
2、同一品种应采纳同一批号的弹力纱,特别是氨纶丝产地批号与牵伸倍数要一致,要遵循先做先用原则。
3、弹力纱应完量采纳汽蒸工艺,然后用喷气织机生产,以利于有效宽度稳定性的操纵。
4、要确保车间温度操纵在正常范围内,幸免有大的波动。
5、布料落布后不宜长时间停放,应站即赠后整理车间验布、修织打包。对于客户对下机有效宽度有要求的,应当天对落下的布打包,以预防面料在松弛状态下归缩太大,使有效宽度偏窄。
(3)弹性布料的卷边疵点氨纶弹性布料在染整加工时极易产生卷边,特别是经纬向纱线支数相近的斜纹与缎纹弹性布料,其上色质量严峻受影响。具体解决办法如下:
1、增添弹性布料布边宽度(平纹组织为l0~15mm,斜纹缎纹组织为l8~22mm)。
2、增添布边厚度。通过改变穿综与穿筘工艺,使布边组织经密大于地组织,在斜纹与缎纹组织的布边上通过改变穿综办法形成两条凸条,增添边组织厚度。
#p##e# 3、1/1平纹布边不加密,可考虑边纱加密25%;2/1斜纹组织中粗支布料布边加密25%,细支面料布边加密33%~50%;3/1斜纹组织中粗支面料布边加密25%~33%,细支布料布边加密50%;4/1缎纹组织中粗支面料布边加密50%,细支面料布边加密50%~60%。3/1与4/1组织的弹力布如经向纱线支数粗、纬向纱线支数细,更易卷边,可采纳由内向外、条子逐步加宽加厚的方法,以缓解边组织和地组织交界处,由于组织不同造成收缩率不同而导致易卷边的问题。
(4)弹性面料布面起皱疵点
弹性面料布面常浮现类似“泡泡皱”、“橘皮皱”等疵点,有的直接在本色棉布上浮现,有的经染整加工后才浮现,且分为整匹布起皱与布匹局部起皱两种情况。这是由于弹力纱在纺制过程中产生了空芯纱、露芯纱与弹性不匀,造成成布后张力不一而收缩不同,导致起皱。解决的关键是提高弹力纱成纱质量,保持弹力纱的弹性一致。
3在染整加工中的小心事项
3.1本色棉布的选择与检验
(1)首先检查来坯的有效宽度与经纬密度,同时对本色棉布的缩水弹性进行测试(取一块整幅本色棉布,沸水处理30rain,松弛烘干后测试弹性收缩率,普通在3O%左右)对纬弹面料,则本色棉布有效宽度应根据成品有效宽度及纬向弹性伸长大小,按比例做相应调整。
(2)在接受生产订单时,首先要搞清晰客户对质量的要求,特别是有关弹力、缩水率、有效宽度与长度的要求。若来坯加工,则需知道来坯的组织规格、上浆浆料、经纬向弹性伸长与缩水率,并检测来坯的弹性伸缩;如坯幅和成品有效宽度的差距不大于20%,且本色棉布弹性在3O%以上,则成品的纬向弹力伸长与缩水率效果较好。
(3)由于布料组织结构紧凑程度不同,且织造时应力左右不均衡,以及布料的边组织和主体结构不协调,导致布料在染整加工时极易产生卷边,因此对2/1、3/1斜纹缎纹面料边组织要加密,且浮点越长,要求边组织越宽越密。
3.2缩幅
氨纶弹性面料,特别是纬弹布料的染整加工,首先要去除织造时施加于纬纱的张力,才干归复其应有弹力。因此,前处理一开始应安排缩幅工序。该工序可安排在烧毛前,进行热水松堆水洗或和退浆结合(退浆越充分,缩幅也越充分),可采纳松式平幅热洗机或卷染机。为预防高温水洗时缩幅过快造成折皱、裙皱卷边,应采纳逐格升温法(6o、70、8o、90℃),使面料逐步缩幅。
3.3烧毛
烧毛前缝头要平直,并将有效宽度差异在-I-0.25cm以内的本色棉布放在一起缝头,布幅两端要缝边,好采纳包角缝头办法,以减少后工序中的脱边、卷边、起皱。氨纶布料不耐高温,烧毛时普通采纳高车速、低焰温的工艺条件,采纳二正二反,要小心布面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弹力。要求烧毛均匀,布面干净,无烧痕皱条,烧毛后要完快进入下一道工序,严禁长时间堆置。
3.4退浆
可选择比较安全的酶退浆冷堆工艺(对弹力、白度、毛效效果好),但本色棉布上的浆料必须是淀粉浆。退浆效果的关键是水洗要充分,水量要足。可采纳逐格逐步升温、逐格倒流的办法,一方面使布料逐步缩幅,另一方面使布料上已溶胀、氧化分解的浆料与杂质能快速消除。
3.5前处理退煮漂工艺
氨纶纬弹布料的氨纶丝不能在湿热状态下长时间作用,也不适合绳状加工;纬弹布料(府绸纱卡、直贡斜纹等)及经纬双弹面料在染整加工中极易产生卷边皱条,且不耐浓碱与高温,在堆置汽蒸过程中也极易发生起皱、卷边等疵病。因此,理想的工艺是选用冷轧堆前处理工艺条件,并采纳低碱浓、常温工艺条件。
3.6预定形与丝光工艺
预定形与丝光是稳定氨纶弹性面料形态的关键工序。安排预定形与丝光工序的先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练漂半制品的有效宽度低于成品有效宽度时,应先定形后丝光;当半制品有效宽度高于成品有效宽度时,则应先丝光后定形。
3.7丝光
对棉氨纬弹布料进行丝光,宜采纳直辊布铗丝光机。氨纶丝不需丝光,但外包的棉纤维及经纱(棉)需丝光。氨纶在室温下可经受浓度为25%的烧碱液短时间处理,此时其弹性稍有损失。为兼顾两者,应适当降低碱浓。经实践,以180~200g/L较宜。丝光不仅稳定了布料纬向尺寸,提高染料上染率,保证经向缩水率,还对弹性伸缩与缩水率起到调节作用。去碱箱的温度不宜过高,以免产生皱条,以85~90℃为宜。由于丝光对氨纶丝不起作用,而影响有效宽度的主要因素是氨纶丝的收缩作用,所以,通过丝光,棉/氨纬弹布料既要获得较高的弹性伸缩,缩水率又不能太大。
3.8定形(预定形)
由于氨纶弹性布料的本色棉布下机后有效宽度方向的归缩率高达40%~50%,使本色棉布变为高弹性窄幅面料,需借助于定形工艺来操纵,使布料的规定有效宽度和归缩率达到平衡。在定形工艺中,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影响强力且易泛黄;温度过低、时间不足则达不到效果。定形时的落布有效宽度直接影响#p##e#成品有效宽度,由定形下机的纬向缩水率可预知成品的弹力与归缩率。
3.9上色
棉/氨纬弹面料上色时,由于氨纶丝被包覆在棉纤维中,而氨纶的含量惟独3%~5%,所以其上色可采纳纯棉布料的上色工艺,普通采纳活性、还原染料,对中深色则大多采纳活性染料两相法工艺。对弹性薄布料,如采纳延续轧染生产,在远红外烘干和预烘间,以及在进还原蒸箱时简单起皱,可在设备上添加扩幅装置加以克服。也有上色、印花采纳汽蒸法固色,为预防上色过程中起皱,就不进行上色的红外线预烘及上色后皂煮。
经纬双弹布料上色时,由于易起皱卷边,在延续轧染机上通不过,因而选择冷堆上色工艺。冷堆上色浸轧染液后即将打卷,不会因张力等问题产生皱条,且由于上色过程中不升温,可有效预防经向弹力在紧式状态下因高温引起的弹力损伤,上色后在松式水洗机上水洗,因此可使经纬向弹力归复到佳状态。
(1)分散染料适合在酸性条件下上色,活性染料适合在碱性条件下上色;
(2)分散染料适合高温上色,活性染料存在低温、中温、高温三种类型;
(3)活性染料上色时要加人大量电解质,而电解质过多会影响分散染料的稳定性
3.1O氨纶弹性布料的整理
弹性布料的整理除了要满足成品对布料的手感外观等要求外,还要使有效宽度进一步缩至成品有效宽度。预防在放置与储运过程中及被润湿后再发生收缩现象。为解决面料尺寸稳定性差、缩水率大等问题,故要进行拉幅及预缩等整理工序。
柔软拉幅时要选用对色泽影响小的柔软剂,其用量要操纵得当,否则会产生成品局部受拉伸后纺纱线的滑移,特别是4/1、3/1一经纬纱密度较稀的布料。在热风拉幅机上应配备自动整纬装置以及时改正弧形纬斜。在柔软拉幅前,要先对上色面料进行经纬向缩水率的测试与斜纹布料的拉斜标准测试,根据缩水后有效宽度的经向缩水率,以决策拉幅机上超喂的百分率与预缩机的收缩率及拉幅的尺寸;并根据斜纹布料的拉斜标准测试结果来调整整纬装置。其落布有效宽度应比成品宽2.5~5em(1~2英寸)以保证预缩后能达到成品有效宽度。
3.10.1拉幅工艺
在整理工序中,拉幅、预缩这二道工序对操纵纬弹布料的尺寸稳定性与缩水率的大小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布料经多道加工后受到经向张力造成缩幅较大,故必须根据前处理过程中有效宽度变幻来确定整理工艺。在拉幅后整理时要特别小心的是,如布幅参差不齐,弹力有所减小时,此时拉幅的温度不宜过高(不超过l60℃),时间<30S,且落布时布面要有肯定湿度(8~9成干),以保证预缩时有效宽度与缩水率操纵在要求范围内。
3.10.2拉幅超喂量的操纵
在柔软拉幅工序中,必须要进行超喂。如松式烘燥后加紧式后整理拉幅,则经向拉伸率高达27%以上,无法达到成品纬密要求。采纳松式烘燥后加超喂后整理拉幅,则尽全能达到成品的纬密要求。在后整理拉幅过程中,布料浸轧柔软剂并经短环松式烘燥后上针铗。由于无张力就无法上针铗探边。也无法正常工作,会导致脱铗,因此进铗处必须赋予肯定张力。但加张力就会使布料伸长。故必须加超喂让伸长再归缩。
3.10.3预缩
进行预缩时要操纵半制品的有效宽度一致,预防进布时张力不匀而产生橡胶毯印。关于预缩的尺寸,要以预缩前半成品经纬向缩水率为依据,以调整预缩机的工艺参数。预缩的速度要适当放慢。温度要高,既可解决成品的缩水问题。又能起到肯定的定形作用,使有效宽度稳定,对要求拉斜的面料,必须在整纬后再进行。对斜纹类面料应顺纹路拉斜,对贡缎类布料应逆纹路拉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联系人:杨经理
手 机:13912652341
邮 箱:34331943@qq.com
公 司: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