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破七”情况下晋江石狮纺服业出口现状
欢迎光临~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512-55230820

公司新闻

人民币“破七”情况下晋江石狮纺服业出口现状

 08年对于中国外贸出口,特别是传统的纺织服装出口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之前已不是风平浪静,今年更是掀起层层波澜,各种影响因素如海浪般涌来,冲击着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汹涌浪潮,也向着泉州湾旁的石狮、晋江袭来。汹涌之浪,据于对出口影响的直接程度,即以外国客商的决策过程为依据,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四个梯次:
  梯次是对于出口影响为直接的层次,其中的因素有: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环境等。其中国际市场环境包括:贸易壁垒、反倾销、受次贷危机影响的国际市场等,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业务,也就是说外国客商要不要进口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进口多少,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几个因素。
  第二梯次因素影响的直接程度相比梯次次之,其中的因素有: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用工、企业变革等因素。这些因素作用于纺织服装产品的价格、质量等方面上,是外国客商在考虑层次因素后要考虑的,是决定业务量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三梯次的因素是同行竞争,包括:企业之间的竞争、地区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竞争等。外国客商在了解了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情况后,会“货比三家”,寻找“物美价廉”产品。
  第四梯次因素是外国客商可能不太了解的我们纺织服装企业“背后的故事”,它们有些对于出口的影响没有那么直接,但是对于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来说又是那么重要,其中包括:资金因素、政府政策因素、企业经营管理因素等。其中资金因素中包括:出口退税、融资、资金链等。
  接下来我们按梯次依次来分析各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因素。
  (一)梯次因素
  1、人民币升值
  〈1〉因人民币升值直接带来的汇差损失
  通过实地调研与企业、政府部门有关人员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人民币升值对于出口企业造成直接的损失就是因为汇差导致的。正是这个看起来不大的差额,就让企业原本不多的利润白白蒸发了很大的一部分;并且,有些外国客商凭借在贸易话语权上占据的优势地位,故意延长合同期限或者付款期限,想把汇率风险转嫁给我们的出口企业。正如晋江的一位企业主所说,单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三年来就让他们一个年销售额大约三千万的企业损失了几百万元,差不多把利润都蒸发掉了。他后来有说到,如果汇率突破6.5,那么他大概也就不做了。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是个很要命的因素,正如石狮市一家税务师事务所的张先生所言,人民币升值是一些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或者说是直接的杀手。
  〈2〉人民币升值对价格的影响
  我们的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产品是大部分是以美元计价。人民币升值让我们国家的出口产品用美元的报价相对的提到,从而影响到了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比如2019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加快,已经累计上升近7%。这就意味着和年初用人民币表示的价格一样的出口产品现在用美元表示比年初价格上提高了7%。再加上前几年的积累,现在我们的纺织服装出口产品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的“物美价廉”了,我们的价格竞争力遭到了严重的削弱,这无疑对于以价格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来讲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趋势以及汇率波动对于市场信心的影响
  这方面的影响分为两块:
  一是对于客商的影响
  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导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不断下降,这当然对冲着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物美价廉”特点而来的外国客商是很不利的。“
  二是对于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影响。
  面对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以及汇率波动,企业自身也在估计着在自己的经营底线。在我们的实地对企业的走访访谈中,很多企业表示今年是在勉强维持经营,很多订单因为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已经是没有什么利润可言。由此可见,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以及汇率波动已经挫伤了市场信心。
  应对
  从我们的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受访企业对于人民币升值还是看得比较开的,都认为人民币升值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企业方面也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
  措施一:接订单倾向于短期订单,少接长期订单;大单拆分为小单、长单改为滚动短单等以规避汇率风险。从我们的实地走访中,这是受访企业的一致做法。
  分析: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是规避了市场风险,从另一方面看,长期订单一般都是比较大的业务,所以企业因此也失去了很多的业务。
  措施二:签订合同时把合同期间预计的人民币升值比例考虑在内,让业务双方共同来承担汇率风险。签订合同时提价,并且尽量要求买方先付定金,并且提高预付款比例;分期付款,缩短结汇期限等,避免合同后期一次性付款的市场风险。
  分析:这招是个好招,不过能有这般讨价还价能力的受访企业实在不多,一般的企业只能是试试看,如果不行,那双方的生意只能拉倒。
  措施三:转变业务结算币种。企业通过与客商协商,争取客商用其他币种来结算,比如欧元,出口到香港的争取用港币结算,甚至有的企业说他们有一部分直接用人民币来结算,等等。

  分析:通过改换用兑人民币汇率比较稳定的币种,来规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汇率风险,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问题。不过,能用这一措施的企业一方面是以自身实力奠定的讨价还价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看出口对象的结算习惯,比如,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欧元区国家的客商有的会用欧元结算,有的还是用美元结算。在调研中,我们有碰到过一些出口到欧元区的企业,比如石狮市某贸易公司,他们做的是欧洲市场,用欧元作为结算货币,因此,在访谈中,负责人表示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
  措施四:尝试向海外市场建立销售网络,这样一来,“自家人买自家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给出口业务留有余地。在我们的实地走访企业中,我们遇到了一家在菲律宾设有子品牌的企业。企业负责人说他们公司的这一品牌在菲律宾的知名度还挺高的,每年都有投入一定的广告宣传费用,特别是这几年投入不断增加。这样一来,在一定消化了企业的一部分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业务压力。
  分析:延伸企业的产业链,向销售环节进军,不仅避免受制于人,而且可以自己赚取环节中的利润。不过,这也只能对人民币升值起到一定的减轻作用,如果结算还是用美元的话。
  2、国际市场环境
  〈1〉贸易壁垒与反倾销
  具体情况
  在整个出口贸易摩擦不断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贸易环境也是困难重重。与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产品的贸易摩擦依旧,不过产生了新的变化;纺织服装贸易争端还向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蔓延。
  今年美国对中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依旧,不过对中国纺织品出口来说,欧盟从08年1月1日起取消对华纺织品配额无疑给了正处于困境中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带来了一丝福音。
  从我们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今年做欧盟市场的企业会相对好过一些,有些企业,像我们走访过的办公地点设在石狮市九二路的某贸易公司,该公司的负责人说他们现在的出口业务还好,不会亏损。
  近年来,与我国产生贸易摩擦的国别集中在发达国家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仔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他发展中国家与我国产生贸易摩擦的出口产品很多是与他们自身有着竞争关系的产品,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品便是首当其冲。
  从我们的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在接受访谈的企业中没有哪家把近年来与我国纺织品贸易摩擦较多的印度、土耳其、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做为主要出口市场。这些国家人口众多,而且一般的消费水平也不是很高,对以中低端为主的石狮晋江出口企业来说错失了巨大的市场。由此可见,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限制已经已经对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应对之策
  一方面,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所面临的不合理的限制我们是要积极主动的去据理力争,通过政府的外交手段,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面对我们自身也存在着的不少的问题,需要政府与协会的积极引导以及企业自身的奋发图强,企业之间开展良性竞争,争取双赢。在具体措施上,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企业对此已经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方法来规避一些贸易壁垒,例如贸易转口等。
  〈2〉受次贷危机影响的国际市场
  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给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于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美国次贷危机对整个国际经济造成了冲击,影响了整个纺织服装产业的大环境。
  次贷危机席卷,美元贬值,金融动荡,加剧性通货膨胀,主要基础工业原料应声上涨,与纺织工业相关的石油更是涨幅巨大;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发展速度放缓,居民经济信心指数下降,消费预期降低,纺织服装市场相应萎缩。
  2)次贷危机导致美元贬值,以至国际热钱更加乐意涌入中国,加剧人民币升值;国际
  通胀环境使得我国更加坚定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从我们发放的有效问卷看,次贷危机造成的行业困境成为企业的共识,而且多数的企业认为次贷危机已经对整个出口形式造成的影响程度是我们问卷选项中的高级别––“严重”。在我们的访谈过程当中,“次贷危机”已经成为受访者耳熟能详的词汇。
  应对
  受次贷危机影响严重的当属美国市场,其他发达国家次之,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受影响程度相对较低。面对次贷危机,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企业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
  措施一:谨慎美国方面的订单
  次贷危机导致美国市场萎缩,很多销售公司资金环境恶化,信用风险加大。在实地走访中,很少遇到今年拿到美国方面订单的企业。
  措施二:调整出口市场
  针对次贷危机影响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影响程度,企业把主要的市场转到受影响较小的地区。从访谈中,很多受访者表示今年东欧市场会比较好做一些,主要做东欧市场的企业不少,并且做中东、东南亚、拉美市场的企业也不在少数。这些国家相对的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主要出口对象锁定这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次贷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措施三:出口转内销
  这是业内存在的一种应对措施。从我们实地走访中,有很大一部分中小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也有着国内业务。重视国内市场是我们石狮晋江之行所了解到的当地的经济特点。在实际调研中,对当地企业的随机性走访大部分碰到的多是有国内业务的企业,要么是出口加内销,要么就直接是专门做国内市场。所以,转向内销或者增加内销额度对于石狮晋江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困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第二梯次因素
  1、原材料价格上涨
  影响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虽然说企业早就预料到了,但是真正影响起来确实让我们的企业感到锥心的疼。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势必进一步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得企业经营难度加大了。在实地调研中,从企业管理人员的谈话里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心中的那份坦然,坦然对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细心体会,话语中不免有企业的无奈与心酸。
  应对
  我们的企业如何应对原材料的上涨呢?从我们的实地调研来看,我们的企业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毕竟不是权宜之计。
  措施一:转嫁上涨原材料价格。这方面我们的企业夹着两头受气,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也要求跟着上涨才有利润可言;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想要提价却不是那么的容易,面对在贸易环境中处于强势的外商,我们的中小企业往往很难能完全的转嫁,能够转嫁一部分就很不错了。要有利润必须涨,不过涨了却少了订单。企业进退两难。
  措施二:改进生产设备、提高原料利用率。这方面将在下面的企业变革中详细讲解。
  2、企业用工
  具体情况
  实地到企业走访,与企业负责人直接的交谈我们更细致的了解了企业用工中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了解石狮晋江企业用工问题:
  〈1〉外来员工之于石狮晋江
  企业的一线员工大多数是外来人员,外来人员人数已超过本地人口数量,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柱。谈到这里,晋江某企业主告诉我们,石狮晋江乃至整个泉州,当地人一般都不太愿意到到当地人开办的企业里打工,因为到企业打工去会觉得没有面子,所以要么自己也做生意要么就到外地去打拼,总之要在乡里人面前拼出一份业绩出来。也许这就是泉州特有的人文环境吧,“爱拼才会赢”确实名不虚传。
  〈2〉员工短缺、流动率高
  在实地走访的企业中,多数的企业或多或少存在着员工短缺的问题,甚至还很突出。在走访晋江某织造制衣公司中,该企业的老总––一位和蔼可亲的女老板像我们道出了他们目前制约他们公司发展的就是员工短缺,影响程度超过了人民币汇率等其他影响因素;走访过的好几家企业的受访者都提到了现阶段虽然业务较少,但是员工的短缺甚至连这些业务都做得有些紧,比如晋江某制衣公司业务经理就说到员工短缺,特别是一线的员工流失已经成为了企业困境的主要原因了。
  〈3〉员工流动率高
  这要从几方面来分析:
  一是石狮晋江企业的主要员工来自外地,这就先天的决定了员工的稳定性不高。从与晋江某服装服饰公司老板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当地企业现在的员工很多是老员工,特别是他的企业,很有一些都在他的公司工作了十几年了。他说到,老员工
经常会碰到农忙、老家红白喜事、子女上学甚至是子女婚嫁等家庭事务,到那时,即便是生产繁忙的时候,企业都不好意思不让他们请假。这位少壮派的老板说道:都是老员工了,而且现在工人不好找,所以也只能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了。
  二是由于工人的普遍短缺,特别是熟练工、技术工的巨大缺口,使得各企业互相争夺这些人力资源。正常竞争还好,不过,现在的情况已经发展到了相互挖墙角的恶性竞争地步。这部分的人员流动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了不利影响。
  〈4〉工作环境、住宿环境
  闽南企业的工作、住宿环境一直给人以不好的印象。不过,从我们的实地调研看,现在我们的企业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还是上面所提到的那位女老板,在这方面她向我们介绍了她的公司的一些改进措施:公司盖起了统一的职工宿舍,并且可以让职工的家属入住,家属入住产生的水电等费用,公司也承担下来;在生产车间也装上了工业用空调,在夏天给以职工较好的工作环境。
  〈5〉职工之于工作
  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生产的一些特点。比如,我们暑假去的时候企业正在生产的是冬季衣服。在炎热的夏天生产厚衣服,职工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对于这个问题,企业一方面是开始安装上空调,降低室温;另一方面,调整工作时间,避开天气炎热的时段。并且,从与企业老板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现在的职工都“很难伺候”,在大热天的他们如果觉得不太愿意干,企业也只能是顺从他们的意见,对工作时间进行调整。
  3、企业变革
  具体情况
  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这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冲击,我们的企业进行变革已经是一个确定的命题。我们的企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改进生产设备、提升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走自由品牌道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等等。这些是我们的企业要么主动、要么被动要进行的变革。但是,这又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花时间,并且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大企业来说可能会主动的去经历,但是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个过程充满着矛盾。
  我们的课题的调研对象是中小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所以从实地调研中我们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了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矛盾处境。从实地走访与企业方面的访谈中,受访者道出了企业的难处。但我们在访谈中问道企业如何进行变革的时候,石狮市某服装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提到的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对产品进行换代升级等,企业不是不知道,而是比别人更加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但事物总是充满着矛盾,企业在08年这种环境下更加感受到了变革的压力及必要性,不过在今年想变革却是更加的困难。他说到企业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企业现在经营困难,没资金、没贷款、没业务,说要变革,那只能是空谈。这家企业在石狮晋江是个典型企业,从我们接下来的走访中,该公司负责人的一番话确实是道出了现阶段企业主们肚里的苦水。
  对于中小企业的现阶段的矛盾处境应该这样来看:
  一方面,企业的超前意识较为薄弱,产业变革进行得晚了。从问卷资料来看,有些企业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部分企业近几年更换了生产设备,实行了一些先进的行业标准。但这只是少部分,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这方面的意识确实有待加强。
  一方面,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变革有着相当大的难度。首先是企业自身的实力有限。变革意味着大笔的资金,以及巨大的市场风险,这成了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之重。其次,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难,其他渠道又不发达。二者作用起来,中小企业的企业变革往往成了企业主们的美好愿望。
  (三)第三梯次因素
  1、企业间竞争
  具体情况
  石狮晋江地区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间的竞争秩序应该说还是比较好的。从问卷资料看,作为影响因素之一的“同行竞争”实际对企业的负面营销相对较小。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在企业的业务来源渠道中,同行企业是其中一个来源。比如说某企业接到了一份订单,如果该企业生产紧张做不来,会把业务外包给自己的同行;或者自己本身生产不划算的,也会外包给其他企业。
  这方面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企业间的产业链关系紧密,企业合作共赢;二是泉州地区的人文环境影响着企业主们的决策,重感情、有道义是很多泉州老板对于本地区同行的情感态度。
  不过,当企业走出了泉州地区,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实地走访中,晋江某制衣公司蔡业务经理告诉我们,他们公司有参加过一些展销会,像今年就刚参加了春季的广交会,但实际收到的效果却不太理想。他说,参加展销会的企业众多,为了争取客商的订单,很多企业动不动就以降价来吸引客商,没什么利润的业务也都做,导致其他的企业都没法正常谈判,也只能是采取同样的降价手段来挽留客商。这种情况在展销会上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客商一来就直奔价格,企业都没来得及介绍产品各个方面的情况就已经陷入了无情的价格战当中。
  2、地区间竞争
  具体情况
  福建板块是以石狮为代表的闽派服装阵营,以石狮为中心,加上周边的晋江、泉州地区所形成的服装板块是整个福建服装板块的主要部分。闽派服装相对其他纺织服装板块而言有着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一方面,21世纪初,福建企业抓住了政府大力倡导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的契机,由加工向品牌转型,利用连锁经营模式,实现了次大发展。并且近几年,有些大企业已经进入资本市场或者正为之做着准备,一些企业在营销等环节上正在进行创新,整个板块充满着活力。福建省的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转型得比较早,比较早地走上了品牌化发展之路,福建知名的服装品牌众多,其中的出口名牌企业也不在少数,并且在这种品牌意识的带动下,中小企业也有相当程度的品牌经营投入。应该说福建纺织服装产业,特别是服装的自有品牌建设已经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
  另一方面,福建板块的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不像其他省份有着实力雄厚的国有、外资纺织服装企业。所以在整体实力上,福建的企业并不占优,特别是纺织服装出口方面,在高端与规模上,福建的出口企业很难与之抗衡。
  作为福建纺织服装板块的代表,石狮晋江的情况能够反映出整个福建板块。从我们的实地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了相关的信息。
  石狮晋江的纺织服装工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石狮作为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纺织服装企业有着众多的知名品牌,其中出口名牌也不在少数,像野豹、威兰西、迪娜、凯而来、东方健健、大帝等品牌在出口市场中占据着一定的份额。一方面是有着一群实力较强的生产企业,另一方面,石狮所形成的纺织服装市场相当发达,值得一提的是,石狮纺织服装市场已经是国内几个重要的纺织服装市场之一。在与企业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石狮一开始就是以“跑市场”起家的。一开始,精明能干的石狮人为了发家致富,很多人做起了纺织服装生意,拉着货不断的跑生意,渐渐的就开始形成市场雏形,并经过不断的发展,市场不断的做大做强。石狮目前拥有着各种纺织服装业所需各种原材料、机械及零配件的专业市场,并且石狮有着专业的纺织服装交易市场以及交易平台。2003年石狮动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用地面积1110亩,被誉为国际性服装物流配送中心、亚洲大的服装专业市场之一的石狮服装城目前已投入使用。石狮服装城不断发展繁荣,目前已迅速跻身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以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休闲服装博览会为平台,以石狮服装城为中心,连接鸳鸯池布料市场(全国四大布料市场之一)、塔前服装辅料市场、洋下服装辅料面料综合市场及塔前服装机械市场,石狮纺织服装商贸区不断完善。晋江作为品牌之都,纺织服装的实力不容小觑,荣膺“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称号。在总量上,晋江有着众多的纺织服装企业,其中以以英林镇为中心,形成与石狮毗邻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区;在企业实力上,晋江拥有着一系列响当当的服装纺织服装品牌,像我们所熟知的七匹狼、劲霸、柒牌、九牧王等都出自晋江。
  石狮晋江形成的产业集群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与企业的访谈中,负责人表示,一般企业需要什么,往石狮跑一圈一般都能购得;企业间不仅是竞争的关系,还有合作的关系,这家企业可能就是另一家企业的上游或下游的企业,或者两家企业存在在外包关系。但从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石狮晋江所形成的纺织服装板块也存在着不足。
  3、国际间竞争
  影响及应对
  从实地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后起之秀的兴起对于我们的纺织服装出口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挑战方面:由于这些国家有着更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而且遭受的出口限制较少,不免有些外商就把目光转移到这些国家中来。从企业中有参加过广交会的企业人员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今年春季的广交会纺织服装区域很冷清,很多客商都跑到其他国家去了。
  机遇方面: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高、中、低各个层次的纺织服装档次,各种纺织服装产品都有涉及,整体实力在国际上有着相当大的竞争力。面对这些后起之秀,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成熟体系能够与之形成互补。比如在与石狮市某服装出口企业老板侯先生的访谈中,他跟我们说到了这方面的互补关系。他说道,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工业水平还很低,产业链还没有真正形成。他们有着更廉价的劳动力是没错,但是,他们的工业水平跟工艺跟不上,所以,现在很多这些国家的企业要向我国进口大量的布料,然后在自己国家利用劳动力进行加工。所以,现在很多做布料出口的企业这几年的生意都挺不错的。另外,侯先生还谈到,利用这些国家的纺织服装出口限制较少的特点,我们企业有一部分的出口产品就是经由这些国家转口销往出口市场的。可见,这些“后起之秀”的发展也蕴含着商机。

AADFGTEHTRY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杨经理

手 机:13912652341

邮 箱:34331943@qq.com

公 司: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