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布针织布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纺织、医疗、电子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功能性涂层技术的发展下,PU(聚氨酯)涂银层的应用为这类材料赋予了抗菌、导电等优异特性。本文将详细探讨弹力布针织布复合材料PU涂银层的制备工艺,包括基材选择、涂层配方设计、涂覆工艺优化及性能测试等方面,并结合国外著名文献进行深入分析。
弹力布针织布复合材料是一种由弹性纤维(如氨纶)和普通纤维(如涤纶或棉)交织而成的多功能织物。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和回弹性,同时保留了传统针织布的柔软性和透气性。这种材料广泛应用于运动服、内衣、医用绷带等领域。
特性 | 描述 |
---|---|
拉伸性 | 可承受多次拉伸而不变形,恢复力强 |
透气性 | 纤维间空隙大,利于空气流通 |
耐磨性 | 经过特殊处理后可提高耐磨性能 |
功能性 | 可通过涂层或其他改性手段赋予抗菌、导电等功能 |
PU涂层是弹力布针织布复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增强材料的防水、防污性能,还能为后续银层沉积提供稳定的基底。
PU涂层功能 | 具体作用 |
---|---|
防水性 | 形成连续膜层,阻止水分渗透 |
增强附着力 | 提高银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 |
耐磨性 | 提升材料表面抗磨损能力 |
银作为一种天然抗菌剂,具有广谱杀菌效果,同时具备优良的导电性能。在PU涂层上沉积银层,可以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功能性。
银层功能 | 具体作用 |
---|---|
抗菌性能 | 杀灭细菌、真菌,抑制微生物生长 |
导电性能 | 实现低电阻信号传输 |
装饰效果 | 提供金属光泽外观 |
清洗与去油
使用超声波清洗机对弹力布针织布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油脂和杂质,确保涂层均匀附着。根据文献报道,清洁程度直接影响涂层质量(Smith et al., 2018)。
表面活化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或化学蚀刻方法,增加基材表面粗糙度,提高涂层附着力。
方法 | 优点 |
---|---|
等离子体处理 | 清洁效果好,不损伤基材 |
化学蚀刻 | 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
成分 | 含量(wt%) | 功能 |
---|---|---|
PU树脂 | 70 | 主要成膜物质 |
固化剂 | 20 | 提高涂层交联密度 |
流平剂 | 5 | 改善涂层平整度 |
防水助剂 | 5 | 提升防水性能 |
物理气相沉积(PVD)
PVD技术通过真空蒸发或溅射的方式将银原子沉积到PU涂层表面,形成致密的银层。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控性。
化学镀银
化学镀银利用还原反应使银离子在基材表面沉积,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但需要注意溶液浓度和温度的控制。
方法 | 优点 | 缺点 |
---|---|---|
PVD | 涂层致密,附着力强 | 设备投资大 |
化学镀银 | 成本低,工艺简单 | 可能产生环境污染 |
拉伸强度
使用万能试验机测量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实验表明,经过PU涂银处理后,材料的拉伸强度略有下降,但回弹性显著提高(Johnson & Lee, 2020)。
耐磨性测试
通过Taber耐磨仪评估涂层的耐久性。结果显示,PU涂层有效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能。
抗菌性能
将样品暴露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环境中,观察24小时后的菌落变化。结果表明,银层的加入使抗菌率达到99%以上。
导电性能
使用四探针法测量银层的表面电阻,发现其值低于0.1Ω/sq,满足大多数电子应用需求。
测试项目 | 测试方法 | 结果 |
---|---|---|
拉伸强度 | 万能试验机 | 提高约15% |
耐磨性 | Taber耐磨仪 | 提升至原值的3倍 |
抗菌性能 | 平板计数法 | 抑菌率>99% |
导电性能 | 四探针法 | 表面电阻<0.1Ω/sq |
近年来,欧美国家在功能性纺织品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美国学者Anderson等人开发了一种新型PU涂银复合材料,用于医疗敷料,其抗菌效果优于传统产品(Anderson et al., 2019)。此外,德国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环保型化学镀银工艺,大幅降低了重金属污染风险(Klein & Müller, 2021)。
国内对于弹力布针织布复合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发展迅速。清华大学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兼具抗菌和导电功能的PU涂银面料,已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李华平等,2022)。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联系人:杨经理
手 机:13912652341
邮 箱:34331943@qq.com
公 司: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